搜索
搜索
这是描述信息
这是描述信息

新闻

资讯分类

·  新闻

用藏医药发展回应新时代

  • 发布时间:2018-11-21 15:17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用藏医药发展回应新时代

【概要描述】

  • 分类:公司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11-21 15:17
  • 访问量:
详情

  雷菊芳(左)在西藏林芝市墨脱县考察藏药材姜黄的生长情况

  “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我们地处西部地区,虽然信息相对封闭,但依然受到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和启发,并依靠行业的差异化优势,做出了一些探索。”作为被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推荐的“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之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奇正集团董事长雷菊芳这样评价自己“榜上有名”。

  是藏医药,帮助雷菊芳实现了企业家价值。

  转型:高级工程师的“冲动”

  原本,雷菊芳是中科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的一名高级工程师。1987年,受国家“科技人员要走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政策的号召,她做了一个时髦且冲动的决定——下海!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的决定还是有些理想化的,也比较冲动,所以就直接下海了。如果是现在,重要的决定都要经过风险评估,也许就不会这样选择了。”回首当初,雷菊芳向记者笑言。

  创业最初,雷菊芳选择了老本行,做工业污染治理。这次创业小有所成,但也不尽理想。几年之后,雷菊芳就开始全身心投入于藏药的研发和推广。

  选择藏药,对雷菊芳而言,是偶然中的必然。这与一个患上血液病的小女孩有关。

  还在从事工业污染治理的时候,雷菊芳认识的一个小女孩患上了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这是一种血液病,患者会在睡眠中将血液从尿液中排掉,至今该病仍然被医学界称为疑难杂症,只能通过不间断的周期性输血来维持生命。

  “当时医院已经给小女孩下了病危通知,而此时我已经认识了甘南藏医研究所的一位知名藏医图布旦,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们找到了他。”雷菊芳告诉记者,在详细的问诊之后,图布旦为小女孩开出了藏药处方。

  治疗的效果远远超出预期。两年之后,小女孩竟然被治愈了,她的学业得以继续,后来还成了家做了妈妈,现在“生活和工作都很精彩”。

  小女孩的经历,点燃了雷菊芳对藏医药的“崇拜”。

  “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分支,藏医药与现今更为流行的西医药所走的是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西医治病,一般要找到致病的靶点才能对症治疗,但藏医药不同,其虽然并不能找到西医所界定的靶点,却能够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下去改变致病的因,最终让人类原本认为无解的病变得可能有解。”深受图布旦的影响,雷菊芳迷上了藏医药。

  溯源:建设林芝药厂

  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人,即便没有听说过“奇正”,也一般都知道奇正的“消痛贴”,这是奇正风行海内外的王牌产品。它,一部分产自奇正建在西藏林芝的药厂。

  有不少人奇怪,将甘肃作为创业起点的雷菊芳,为何又要克服重重险阻在西藏建设药厂呢?对于这样的疑问,雷菊芳总是平静地一笑,她是做藏药的,西藏才是藏药所根植的土壤。

  “其实,如果不在西藏建设工厂,仅仅从西藏购买药材在甘肃加工,也能做产品,且成本相对更加低廉。但这样的话,奇正就脱离了藏药所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成为一家仅仅做产品的企业,这或许不能长远健康地可持续发展。”雷菊芳认为,在林芝建设药厂,是自己和奇正溯源藏药的必然方式。

  这种溯源,也改变了无数当地人的生活。

  自1995年奇正在林芝建厂至今,已经接收了50多名残疾人进厂工作。这些人原本是等待社会福利救助的人群,现在他们因为拥有了在奇正的工作机会,大都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半,找到了生活的自信和工作的尊严,家庭生活也因此有了保障。

  “在有客人前来林芝工厂考察或者员工生日时,这些残疾工人还会争先恐后地在歌舞晚会上登台演出。”雷菊芳告诉记者,工人们在舞台上所展出的自信,让她每次看演出时都备受感动。

  除了接纳残疾工人,林芝药厂80%以上的员工是藏族同胞。“这些同胞本来生活也极为贫困,现在他们住在奇正建设的房子里,开着自己心仪的汽车上下班或带着家人去朝圣,一片欢欣。”亲眼所见越来越多的藏族同胞改变了命运,是雷菊芳最为欣慰的事情。

  启步:踏上改革开放的列车

  虽然消痛贴现在名扬海内外,但其最初所拥有的只是西藏自治区的批准文号,只能在西藏自治区销售使用。

  实际上,藏医药最初的传播非常局限,主要通过寺院传承,所解决的也主要是藏区百姓的健康问题。而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藏医药的传播也踏上了开放的列车。

  “比如,奇正消痛贴最初拥有的仅是自治区的一个批准文号,但后来变成了国药准字号,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转折——藏药自此可以卖向全国,全国百姓对藏药的健康需求由此可以得到更好的满足。”雷菊芳表示,对奇正而言的“时代一大步”,也“逼迫”奇正顺应市场规律做出了更多的创新。

  “我们自建团队创立了自己的学术营销模式。也就是说,奇正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做循证医学研究,不仅自己的员工了解和认可奇正的药品,也让临床医生了解和认可,并成为学术推广的主角。”在雷菊芳看来,国际通用的药品学术推广模式,让奇正较早踏进了医药企业国际化的阵营。正是在这一阵营的不断探索,让奇正在企业层面获得了国家级奖项,并建设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国际化,也让中国的民族药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发展新机会。

  十余天前,在美国召开的一个国际性学术会议上,关于疼痛药物的替代问题被专家们所热议。所谓疼痛药物的替代问题,是指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所使用的止痛药大都是成瘾性药物,这些药物见效快却容易造成患者的精神依赖,又被称为“鸦片类药物”。

  “可以说,打赢止痛药物的‘战争’,已经成为国际共识。在这种共识之下,来自中国的非成瘾性止痛药就拥有了更多的机会,世界各国的百姓可能因此而受益。”雷菊芳强调。

  传承:建设藏医人才培养根据地

  在藏药市场化的过程中,奇正还捐建支持了一个藏医人才传承的根据地——林芝贡布曼隆宇妥藏医学校。在学校里,这些藏医学生不仅学费全免,奇正还负责发放生活费。

  “其实,我们最早捐建藏医学校的目的,是希望利用企业的力量帮助那些贫苦家庭的藏族孩子,让他们能够拥有一份吃饭的本领。比如说在学习之后,这些学生学会了认药、采药,然后到药房做些给人发药的工作就可以养家糊口。”令雷菊芳意外的是,贡布曼隆宇妥藏医学校的发展远远超出了预期,成为了藏医人才传承的根据地。

  原来,藏医学校毕业的学生们,不仅学会了认药,还学会了看病。

  “在统招的医学教育中,能够把藏医典籍《四部医典》背诵下来的医学生寥寥无几,但在藏医学校的学生中间,这一比例高达90%以上。拥有了这样的理论基础,学生们再学以致用,动手看病的能力也令人刮目相看。”雷菊芳告诉记者,藏医学校的开办和发展,也启发了她对于国家解决偏远地区医保问题的思考。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全民拥有基本医疗保障的愿望已经实现。但在偏远地区,基本医疗保障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雷菊芳认为,依靠地方培养的医生可以助力这一国家制度的更好实现。

  “比如在西藏偏远的农牧区,虽然也有一些学习西医或传统中医的外来医生分布,但由于各种现实的困难和原因,这些医生们往往很难扎根在这些地区发展。而学习地方医学的基层医生,因为了解当地的情况,诊疗的方案能够做到让病人心服口服,在这些地区往往能够获得更好的认同。”在雷菊芳看来,几十年之后,藏医会因为藏医学校得到更好的传承,偏远藏族农牧区百姓的健康可以得到更好的保障,有些藏医学生有可能成长为国家级名医。

  “于藏医药而言,奇正的成长不过是在一座宝藏中捡到了几颗漂亮的石头而已。但不管是促进藏药的传播还是藏医的传承发展,都是几十年来我们在西部地区对国家奋进新时代所做的一种回应吧。”采访最后,雷菊芳感慨。

  报道媒体:人民政协报

  报道链接:http://epaper.rmzxb.com.cn/index.aspx?date=2018-11-21&verOrder=05&banzi=4&paperType=rmzxb

CopyRight 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陇ICP备18002323号-7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藏)非经营性-2018-0004

TEL:0894-5826041 FAX:0894-5826076 Email:net@qzh.cn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