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新闻
期待民族医药大放异彩
- 发布时间:2017-03-21 14:2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图为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化生产车间。
□ 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雷菊芳
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令医药从业者们深受鼓舞,深感责任重大,而共建共享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基本路径。民族医药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民族医药是少数民族地区主要的医药资源,能够解决当地老百姓的健康问题。民族医药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在防治地方常见疾病、多发病和疑难病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同时民族药往往具有良好的经济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国家医保支付的压力。
第二,民族药对于多发病、常见病也多有独到疗效。比如藏药对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风湿类风湿疾病、疼痛康复等方面安全有效;蒙药对血液病、老年病等治疗功效显著;维药对妇科、骨科以及口腔疾病,尤其是对白癜风疗效突出等。
第三,大力发展民族医药事业,事关民族医药产业现代化、民族文化传承、民族团结与繁荣,也是助推扶贫攻坚、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优选之道。
但不容回避的是,民族药的现代研究起步晚,产业规模小。在过去20多年医药产业的大发展中,仍处于滞后和小、散、乱的状态。如果不能解决各种历史原因带来的发展滞后和政策约束,在“健康中国”大步向前的历史进程中可能会掉队。
我认为,目前民族药的标准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影响了民族药产业现代化的进程。以藏药为例,藏药现有标准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一是“来源”不明。由于现代植物分类学的研究薄弱,标准中不少原药材的基源表述不够准确。目前五大藏区的生产企业,绝大多数以传统认药经典和方法来解决此问题;二是“处方”组成及比例的表述不够准确,组方药材名称翻译不准确,同一药材在不同成药中的名称不一致;三是“制法”表述相对简略,基本以传统手工制法为基础。在新的政策法规和技术要求下,多数企业在生产上已经很少用到手工研药、自然晾干、手工泛丸等工艺。随着规范化、产业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取而代之的是各类粉碎、干燥、制丸设备及工艺;四是“鉴别”“含量测定”及“检查”是标准中质量控制和分析检测的重要手段,这几年最有进步和提升的也在这方面,这源于藏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同时,由于药材基源、药材指征性成分等方面的研究基础薄弱,也有不少检测方法在现实应用中存在问题;五是“功能主治”的表述不规范,无法科学指导临床用药。由于藏医药与中医药、现代医药相比,学科体系差异很大,加上临床研究薄弱,很多病症名称翻译成汉语时,无法做到完全对应,有些藏医病种只能音译。
国家药典委于2009年提出“藏药标准提高行动计划”,西藏的藏医药专家、企业反响积极,专门组织团队,参阅大量古籍经典文献,参与了处方的修订完善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五省区藏医药专家共同认可的完稿。
我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将药典委组织五省区药检机构和专家已经完成的近100种藏药标准修订和提高的成果予以发布实施。允许已经上市的民族药改成方便保存和患者顺应性好的剂型,特别是吸收当代先进的技术改剂型的,允许突出特色。
我相信,通过实实在在解决民族药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充分发挥民族药在促进医养融合、重大疾病的防治、康复及减轻疾病负担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民族药必将在“健康中国”的建设中大放异彩。
报道媒体:中国医药报
报道链接:http://epaper.cnpharm.com/zgyyb/html/2017-03/21/content_564382.htm?div=-1
CopyRight 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陇ICP备18002323号-7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藏)非经营性-2018-0004
TEL:0894-5826041 FAX:0894-5826076 Email:net@qzh.cn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